國度
稅務總局所得
稅司司長鄧勇21日承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詳解了六項減稅政策。他表示,此次推出的6項減稅政策是由“1+4+6”構成的系列減稅政策。其中:“1”是1項增值稅簡并稅率政策,受益對象為原適用13%增值稅稅率的農產品、自來水、自然氣等貨物銷售企業,簡并稅率后同一按照11%的稅率征收增值稅。為繼續推進營改增革新,自2017年7月1日起,取消13%的稅率,革新后構成17%、11%、6%三檔稅率構造。
“4”是4項新增所得稅減稅政策。一是擴展享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享用20%優惠稅率減半征收的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征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進步至50萬元。二是進步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50%進步到75%。三是展創始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四是推行商業安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2017年7月1日起,將商業安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行至全國施行。
“6”是指6項執行到期后今年持續執行的稅收政策。包括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備用地城鎮土地運用稅政策、有線電視收視費增值稅政策、鄉村金融稅收政策等。
鄧勇表示,此次革新的背景可以用“一二三”來概括。“聚焦一個革新”。就是聚焦供應側構造性革新。此次出臺的6項減稅政策,標明了黨中央、國務院聚焦革新、深化革新的決計,將產生積極的減稅政策效應。“突出兩個亮點”。第一個亮點,此次減稅政策是支持“雙創”的重要舉措。第二個亮點,此次減稅政策是為企業減負增效的重要舉措。“呈現三個特性”。特性之一,組合發力。6項減稅政策做到了貨物和勞務稅、所得稅、財富行為稅三大類稅種的全掩蓋,從品種上來講,這是史無前例的。特性之二,觸及面廣。這次出臺的減稅政策,不只觸及國稅,還觸及地稅;不只觸及企業,還觸及個人;不只觸及試點地域,還觸及非試點地域。特性之三,方式多樣。這六項政策中,不只要前期革新政策的不時完善,也有新增的嚴重革新舉措;不只要前期試點后周詳推行政策,也有新的試點政策;不只要前期“到點”政策的持續,也有新政策的初次推行。
鄧勇指出,此次推出的一攬子減稅政策,有利于激起市場活力、擴展有效供應,有利于加強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進步全要素消費率,“含金量”高。意望征稅人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推進本身開展。詳細而言,一是準確把握適用范圍,確保對號入座。二是準確把握政策內涵,確保應享盡享。三是準確把握申報節點,確保享用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