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就能獲得很多稅務資訊,比如殘疾人等個稅優惠政策,在微信上就能辦稅等等,這些信息平時要專門去查找才能知道,現在走在大街上就能輕而易舉的獲得。”正在等候公交車的廖小姐指著公交站臺的平面廣告牌告訴記者。
廖小姐獲得稅務信息的便利得益于廣東地稅打造的“都市稅法宣傳示范街”。據了解,今年以來,廣東省地稅局以廣州市天河北路為基地開展稅法宣傳,通過一系列高密度、全方位、廣覆蓋的戶外宣傳,致力于打造全國首條稅法宣傳示范街。
“戶外宣傳是除報紙、電視、電臺、網絡之外的第五大宣傳媒介,廣東地稅主動作為,搶占宣傳主陣地,由于稅收宣傳經費有限,以往的戶外宣傳都是`撒胡椒面式'的分散宣傳,很難形成宣傳合力。這次,我們將稅法宣傳集中到人流量大、企業眾多的天河北路,形成一波強勢的宣傳集聚效應,以這里為基地,輻射全廣州市,覆蓋全廣東省,全力打造出全國首條稅法宣傳示范街。”負責宣傳工作的廣東省地稅局辦公室領導介紹道。
一個中心 形成集聚效應
一位廣東地稅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河北路地處廣州市的中心位置,周圍寫字樓、住宅小區、大型商場林立,人流量大,企業眾多,再加上戶外廣告廣泛的受眾范圍、強烈的視覺沖擊力,24小時全天候的不間斷宣傳,展現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對大眾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里集中宣傳稅法,再適合不過了。”截至目前,廣東地稅已在天河北路38個高檔住宅小區的大門和車庫出入口、小區主干道、中心花園擺放153個社區宣傳牌,在住宅小區和寫字樓的電梯視頻投放704個宣傳點位,在報刊亭投放50個燈箱稅收公益宣傳廣告,在工地圍墻張貼21張宣傳海報,在該區域的公交車候車廳投放45塊宣傳大牌。
自稅法宣傳示范街啟動以來,該局先后在天河北路投放微信辦稅和殘疾人等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兩波稅務宣傳。這一集中宣傳,讓天河北路的企業和納稅人走到哪看到哪,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廣東地稅的最新優惠政策和工作動態,及時為企業指明發展方向,為納稅人送上稅收優惠。
以點帶面 實現規模覆蓋
記者在廣東省地稅了解到,該局以天河北路為核心,致力于將稅法宣傳全面輻射至整個廣州市,覆蓋至整個廣東省。
除了天河北路的集中宣傳,廣東地稅還將宣傳面進一步拓展至地鐵電視、公交車載看板、廣播電臺等移動終端媒體。在廣州地鐵的5條線路共7734個電視屏幕滾動播放公益宣傳廣告,每天播出16次,共播放480次,約覆蓋1039萬人次收看;與地鐵電視《政務直通車》欄目組實現常態化合作,第一時間對稅務工作和最新政策進行宣傳;在11條主干道公交線路的車內看板投放稅收宣傳片滾動播放;與廣州88.0廣播電臺合作,每周播出稅務宣傳資訊140次。
此外,廣東地稅還將宣傳素材和資料下發給各市縣區局,集中統籌,指導各地依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選址,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稅法宣傳示范街,形成稅法宣傳“處處生根,遍地開花”的宣傳大格局,實現全省稅法宣傳一盤棋的規模效應。
以公促公 節約宣傳開支
該局稅法宣傳示范街全部以公益宣傳為立足點,挖掘全省的公益宣傳資源,竭力降低宣傳開支,節約局內宣傳經費。以《政務直通車》為例,該欄目是該局多方挖掘資源后,免費獲得的宣傳平臺。“像《政務直通車》這樣的免費平臺,我們還有一些。其他收費的項目也基本是以市場價格的四分之一在運作。”廣東地稅的宣傳人員小王說道。
廣東省地稅局在稅收宣傳上積極想點子、求創新,結合稅法宣傳示范街活動,采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將社會熱點元素融入宣傳活動,通過制作公益廣告,使生動活潑的動漫形象深入人心,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